山东人耿直、豪爽、不拘小节,这是留给大多数外乡人的轮廓,走过了很多地方,多数人对于山东的饮食印象,马上能说出的是:煎饼卷大葱。
姥姥在村子里是摊煎饼的行家。她会把摊煎饼用的玉米面提前和好,放在大桶或者面盆里,说到玉米面,当地人都叫棒子面,是把剥好的玉米粒,用石碾碾压成碎粒,然后用石磨碾磨成面,再加水和好。
小时候对石碾感到好奇,自告奋勇去碾面,可惜力气小,石碾实在是太重,一个人根本转不动它。而且有一次爬上去玩,被石碾压到脚丫子,脚面都青紫色了,一度石碾给我极大的心理阴影。
摊煎饼不仅是技术活,也是力气活。摊煎饼的人,在天不亮就得早早起来,把鏊子支好,点上柴禾,提前让鏊子烘干预热,鏊子的面是平整的,黑中透亮。
如果鏊子的火候没问题,那么重点来了。姥姥用那种特制的平板耙子,很像是瓦工刮墙皮用的那种刮刀,但是比它厚一些,也是扁平状,一层一层来回刮着煎饼糊,把它们均匀地刮平,刮下来的煎饼糊,留着再用。
判断一个人是否是摊煎饼高手,除了掌握鏊子火候之外,还要看会不会刮煎饼糊,不会刮的人,要么用力过大,把煎饼刮破,要么刮得煎饼很厚,或者不很均匀,有薄的地方,有厚的地方,这样摊出的煎饼,不仅不容易熟,也不好吃。
和好的玉米面,也就是煎饼糊子,如果放时间久了,也会发酵变酸,摊出的煎饼非常酸,咬上几口,就会酸倒牙了,但有人总是爱吃这种酸酸的煎饼,才过瘾。人的味蕾真是奇特。
煎饼这种东西,是主食,有各种各样的原料,小米、高粱米、麦子、玉米……五谷杂粮混在一起的最好吃,似乎一切含淀粉的东西都可以做煎饼。
潍坊五好青年(wf5good),山东老潍县人,男,70后,汉族,潍坊市作家协会会员。动若跑男,静若宅男,爱好跑步,健身,骑行,户外,写作,摄影,足球和旅游,特别喜欢家乡文化和地方文史。最大梦想是世界那么大,好想去看看。先从实现一个小的目标开始,比如说环游中国,然后才是环游世界。最喜欢的一句话是:读万卷书,行千里路,最开心的事情是:一边骑着自行车兜风,一边拿着相机拍照,一边构思着游记的框架,一边盘算着下一站准备吃什么,好忙啊。最向往的是:能够像明代徐霞客那样游遍千山万水,然后还可以写书。广交各位志同道合朋友。请关注我吧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